m88-m88体育-明升体育

m88

m88

首页 > 艺文 > 有料历史 > 正文

那个会唱《松花江上》的老兵走了

2022-05-12 15:50:55m88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 / 孙春龙

老兵杨剑达

  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爸爸,爸爸,你是不是在做梦?”已是深夜,杨玲玲突然听到父亲唱歌的声音,她来到父亲的床前,焦急地询问。她的父亲杨剑达,此时正躺在床上,干瘪的眼窝里泪光闪闪。

  听到女儿的呼唤,杨剑达睁开眼睛,用微弱的声音坚定地说:“不,我没有做梦,因为明天就是‘九·一八’!”

  这一天是2011年9月17日,杨剑达唱的歌是《松花江上》。直到现在,忆及那天晚上的一幕,杨玲玲依然是泣不成声,“爸爸那时候已经是食道癌晚期,说话都很困难,他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量在唱那首歌。”

  这首歌,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绝唱。20天后,杨剑达去世。

  杨剑达的家在缅甸密支那,他的出生地则是在广东梅县。1938年,16岁的杨剑达离开家乡,跟着姐姐远赴印度做生意。远离沦陷的国土,但并没有远离这个民族的伤痛和责任。1943年,杨剑达在印度加入m88远征军新38师,这支由孙立人率领的m88军队,沿着新开辟的史迪威公路,从印度边境列多开始,穿越整个缅北,与日军多次激战,之后在中缅边境与滇西远征军胜利会师。

  战争结束后,杨剑达和许多老兵因为厌倦战争,脱离部队滞留缅甸,他们期待有一天m88太平之后再回家过日子。抗战结束了,但m88并没有太平,之后的另一场战争,让杨剑达从此有家难回。

  二

  很多人知道杨剑达,是从电视上,陈晓楠主持的“冷暖人生”或者是采访者主持“看见”都制作了“老兵回家”的专题节目,也都用了他唱《松花江上》的一段视频。这首歌,唱的人忧伤,听的人心碎。尤其最后那句“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老人因为哽咽再也无法唱出,歌声就此戛然而止时,观众的眼泪顷刻决堤。

  央视的制片人李伦说,第一次听这首歌,一开始觉得有点长,听到最后,慢慢听出那点苍茫,听到哽咽唱不下去时,才理解这首歌里70年的长度。

  70年前,正是这个民族苦难最为深重的时候,国土沦陷,民众流离。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侵略者从缅甸登陆,国际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m88的西南大后方正岌岌可危,民族存亡,命悬一线。

  这时候,在印度做牛皮生意的华侨杨剑达,毅然加入m88远征军,开赴缅甸抗日。彼时,这首创作于“九·一八”之后、东北军流亡西安期间的歌曲,早已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那段让观众泪飚的视频,拍摄于2009年5月。那时我正组织一批流落在缅甸的m88远征军老兵回家探亲,杨剑达说,他因为骑自行车摔断了腿,“回不去了。”言语中,有着无奈和悲伤。接着,杨剑达给我们唱了这首歌。

  两年之后,我再一次询问杨剑达,是否愿意回家探亲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说:“想。”

  三

  第一次见到杨剑达,是在2008年初,那是我第一次赴缅甸采访m88远征军。

  杨剑达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记者,言语颇多。他带来一张2005年的《联合早报》,报纸已经泛黄,但被塑料袋精心地包裹了很多层。之所以保存这份报纸,是因为上面的一篇文章《历史包袱和政治偏见》,这篇通篇在谈m88远征军的文章,也提到m88年青一代的反思和救赎,文章结尾说: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们看到m88领导人去访问八路军老兵的温馨场面,但若当时也有国军抗日老兵的身影出现其中,一定会令人感到圆满温馨和由衷欣悦。

  杨剑达有过这种“欣悦”,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大使馆给留缅的抗战老兵颁发了由胡锦涛主席签名的纪念章。这枚纪念章,杨剑达把它藏在箱底。来了外人,坐在轮椅上的他会喊女儿玲玲把纪念章拿出来,由他一层一层打开包装,像剥包菜一样,当那枚金色的纪念章亮闪闪地呈现在客人眼前时,老人脸上的喜悦也像花儿一样绽放。

  这份迟到半个多世纪的m88荣誉,给杨剑达带来了很大的满足。但显然,仅仅这一枚纪念章,是难以完全抹去这位老兵内心的伤痛和寂寞。

  在缅甸生活60多年,杨剑达一直没有加入缅籍。问起原因,他说,在印度时,有一次一位华侨被当地人打死,家属找到大使馆,使馆准备交涉时才发现,这位华侨已经加入英籍,最终此事不了了之。“我加入了缅籍,我的m88就保护不了我了。”杨剑达说,“我是一名m88人,我是一名m88军人,有一天,我终究要回到我的家乡。”

  杨剑达有两个身份证件,一个是1938年前往印度时办的中华民国护照,一个是滞留缅甸后当地m88发放的外侨证。前者,已经成了一张无法返程的单程车票;而后者,也仅是寄人篱下的一纸证明,类同因孙志刚案而废止的暂住证,每年,他需要向当地m88交纳一定的费用,获得居留的权利,出行,则需要提出申请。

  2011年9月,当杨剑达由云南入境,在m88的公安部门办理了可以前往广东梅县的外国人通行证时,杨剑达突然有些悽悽地说,“缅甸认为我是m88人,m88把我当成外国人。”

  “你说,我是哪个m88的人?你说?”杨剑达用质问的口气对我说。

  四

  在当年留居缅甸后,杨剑达娶了缅甸的一位姑娘为妻,有了8个孩子。和很多留缅的老兵一样,他的妻子不会说中文,这也是很多老兵,在晚年过得异常寂寞的原因。我去采访老兵的时候,发现他们都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家门口的躺椅上,面无表情,任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看到我这个来自祖国的年轻人,他们会惊讶,然后就是说不完的话。

  杨剑达居住在缅甸北部的密支那,靠近云南腾冲。随着m88企业对缅贸易的展开,越来越多的m88人开始前往缅北。偶然在街头看到一辆m88牌照的车辆,杨剑达也会激动半天。

  在杨剑达的坚持下,他的女儿玲玲终于学会了中文,他还教会了女儿唱《松花江上》,他说这是他留给孩子唯一的东西。

  其实在缅甸,杨剑达连房子都没买,他总觉得,买了不动产,心就留下了,心留下了,人就回不去了,叶落,总是要归根。内战的时候,他不愿意回家,因为回去了还要打仗;内战结束后,他的部队败退孤岛,他不敢回去;“文革”时,还是不敢,因为一位战友回去,结果被抓住毙掉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他期盼已久的政治阴霾开始散去,当年打得你死我活的兄弟相互示好,开放国军老兵回乡探亲,但杨剑达却发现,自己的腿脚已经不那么灵便了。

  腿脚不灵便,其实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流落缅甸的许多老兵,至死都没有回家,因为回去害怕被人笑话。杨剑达说,“谁都想衣锦还乡,缅甸的老兵都很穷,没办法衣锦还乡,但要有尊严地回去,因为我们是抗日英雄。”

  其实,衣锦,不仅仅是光鲜的外表,还有内心的体面和尊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觉得他们是英雄。

  在缅甸生活的半个多世纪,杨剑达做过小生意,还在酒厂和轮船公司做过工,也曾被缅甸m88征用当过马夫。玲玲说,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她讲过打仗的事情,“他每天很早就起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一直保持着军人的气质。”

  其实让玲玲印象最深的,是爸爸告诉他老家的情况,“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院子里有龙眼树,养猪的地方在哪里,说得很细。”玲玲跟着爸爸也学会了做咸菜焖猪肉,地道的客家菜。

  所以,当2011年9月3日,玲玲陪着爸爸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广东梅县老家时,玲玲并不感觉陌生,“这是一个在梦里出现了无数次的地方,和爸爸描述的一模一样。”

  五

  那个魂牵梦萦的家,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院子里的龙眼树已经长得很老了,枝头的果实已经成熟。每天,杨剑达都会吃几颗龙眼,咂吧着嘴巴,无比甜蜜。而老宅的墙上,竟然还留着杨剑达14岁时写下的一行字:“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日,中央飞机三架到访散发传单。”

  那时,东北已经沦陷,全面抗战一触即发。

  但很多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父母早已不在人世,当年和他长途跋涉,带他到印度做生意的姐姐,也已于2006年去世。

  还有阿满,从小就定下婚约的远房小表妹,一直没有打听到消息。当年他从军后一时难归,就写信给家人,给小表妹阿满自由。“小小的爱上一样东西,丢掉了,我很怀念。”杨剑达说。

  后来央视记者采访杨剑达:“去打仗了,父母尽不了孝,心爱的人也丢了,后悔吗?”杨剑达淡淡地说:“m88有难,匹夫有责。”我曾无数次地在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中听到这样的表述,但唯有这次,我才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分量。

  回到家里和弟弟妹妹团聚10多天后,杨剑达又要返回缅甸了。因为缅甸也有他的家,还有自己的妻儿。

  返回缅甸密支那20多天后的10月9日下午5时,m88远征军老兵杨剑达去世,终年90岁。和很多实现了心愿的老兵一样,走得突然而又平静。在前一天晚上,我曾接到杨玲玲的电话,说爸爸已经昏迷好几天了。她说,爸爸清醒的时候,让她转告我,在缅甸,当年牺牲了几万名战友,他们的遗骸也需要回家,他们也需要有一个纪念碑。我让玲玲把电话放在爸爸的耳边,我坚定地说,请放心,我一定会做到。令人惊讶的是,杨剑达竟然弱弱地说了一声“好”。

  这是一位抗战老兵,留给这个明升体育最后的期望。愧疚的是,这位老兵最终的期望,至今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推进。

  六

  我前后三次听杨剑达唱《松花江上》这首歌,最后一次是在他回家探亲那年,有记者去采访,杨剑达主动提出唱这首歌,但尝试了几次,已经无法完整地唱完歌曲。当歌声因为严重的气喘或者忘掉词儿一次次戛然而止时,我从他的脸上又看到一丝难以掩饰的凄凉。

  杨剑达去世后,我把他唱《松花江上》那首歌的视频传到了网上,算是对他的纪念。有一位年轻的网友问我,杨剑达的家不在东北,他为什么要唱这首歌呢?

  我一时无语。我理解这位年轻人的无知,因为我也曾经和他一样,这种无知,是一代人的无知,不仅仅缘于轻浮,更多的,则是因为政治的原因,对这段历史造成的割裂。

  在网上,《松花江上》这首歌,有几个版本,甚至还有人把它改编成摇滚。没有了切肤的亡国之痛,又不记得或者不知道那段历史,唱这首歌也就没了意义。

  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在日益凋零,把那段历史记在心里的人,也越来越少。

  记者采访杨剑达时曾问他,当年出征缅甸,死了很多战友,你不怕死吗?杨剑达不假思索地说:“一个人总要死,病死也是死,为了m88也是死。”

  这个在国难当头,不惧以身报国的老兵,幸运的是并没有死在战场,但依然没能逃脱埋骨异域的宿命。

  作者:孙春龙  原《瞭望东方周刊》社会调查部主任、主笔。主要作品有《山西官煤勾结黑幕》《金三角毒枭禁毒》《中印边境真相》等,曾写过有关陕西的多篇报道,如《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陕西政协副主席被双规》《西安网友参政试验》等。2011年6月突然辞去瞭望东方周刊职务,成为“老兵回家”公益活动的发起人、策划者和职业志愿者。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