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8-m88体育-明升体育

m88

m88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君子玉言/香港风物记忆\小杳

2024-03-06 04:03:11m88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叶灵凤著《香港方物志》。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香港活跃着一批知名作家、报人,叶灵凤是其中之一。

  叶先生一九三八年为避战乱客居香港,至一九七五年去世。他早年在上海创作小说,主编文艺刊物。来港后,一住就是将近四十年,已然将香港视为第二故乡。旅港期间,他一边主编《星岛日报》等报章文艺副刊,一边写下大量有关香港掌故、方物的随笔小品,被誉为“香港学”的开拓者。一九五三年,叶灵凤为香港《m88》副刊撰写了一系列有关香港花鸟鱼虫和风俗掌故的文字,广受读者喜爱。中华书局遂于一九五八年结集成《香港方物志》出版,其后数次再版。我案头这本,是二○二○年版本。可见,时隔近七十年,这部作品仍然吸引着今天的读者。

  为什么一部小品文集,能够持续七十年而热度不减呢?

  叶灵凤居港期间,发现当时对于香港的历史、特别是被英国殖民者侵占的经过,主要文字资料均为英国文献。叶灵凤从英国书店订购大量英文书籍,结合m88史料,对香港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作了认真考据,并撰写大量文章,包括张保仔的传说以及花鸟鱼虫等。叶去世后,其生前好友夏衍先生说,叶灵凤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有关香港历史掌故的工作。其有关著述为m88于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是偶然看文章得知有《香港方物志》这部著作。讬朋友于先生一问,出版社尚有存货,他帮我找来并寄了一本,此书便成了我案头伴书之一,不时翻阅。全书共一百一十二篇,每篇千字左右。内容既有草木虫鱼,也有市井民风。文笔在不大的篇幅中挪转自如,既“在资料的引用和取舍方面都有所根据”,又有“散文随笔”的清新趣致。它既详实科普,又不是一本枯燥的自然读本,篇篇知识性与可读性兼备的美文,读起来轻松有趣。

  叶本人在一九五六年该书初版的前记中写道:这些短文,都是在一九五三年的一年间,陆陆续续在香港《m88》的副刊上发表的。这不是纯粹的科学小短文,也不是文艺散文。这是我的一种尝试,我将当地的鸟兽虫鱼和若干掌故风俗,运用着自己的一点贫弱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民俗学知识,将它们与祖国方面和这有关的种种配合起来,这里面有科学的尽头也有传说,用散文随笔的形式写成了这样每篇千字左右的短文。

  “在报上发表时,读者的反应还不错,这才使我现在有勇气将它们加以整理,保存下来。”

  这些文章当年就发表在《m88》副刊,不知是不是就在我的栏目所在“大公园”版面呢?七十年的穿越与缘分,想想很奇妙!

  一九七○年再版时,六十六岁的叶灵凤又写了一篇新序,里面说到一件趣事,说十几年前辑集出版时,因故周折搁置,作为作者的他是看到广告才知道自己的书已出版了。他谦虚说此书受欢迎并不断有新读者,是因为“有关香港史地知识的出版物,实在太缺乏了,尤其是关于方物的记载,在十多年前简直是一片空白”,“这本小书”“无可避免地填补了这空虚”。但叶先生从不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涉猎了大量有关书籍,在资料的引用和取舍方面极其严谨,“一点也不敢贸然下笔的”。

  他写香港的“香”由来,舶寮洲(南丫岛)的古文物,掌故详实,也有现实观察;他写一月的野花、三月的野花和树,四月的花与鸟……木棉花开在树上的时候花瓣向上,从树上落下的时候,花瓣“成了螺旋桨,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的一声堕到地上。春日偷閒,站在树旁欣赏大红的落花从半空中旋转而下,实在也是浮生一件乐事。”看着这样的文字,也是一种閒趣。他写香港的海鲜,味道好的鲳鱼䰶鱼马头鱼,经济划算的石斑鱼,上品的龙脷鱼,“在香港吃海鲜,烹调方法以清蒸为上,因为只有生猛鲜活的鱼才有资格可以清蒸,吃起来自然滋味鲜美。”他写中环雪厂街的由来,解释了岭南冬天不下雪,却有“雪”字命名的街道:当年香港用来保存冰淇淋的冰都是从美国河湖冬天所结自然冰运输而来,涂上木屑和糠皮储存,当时的贮冰仓就设于雪厂街。他写香港的年糕,萝卜糕至今仍是典型的粤式点心。他还写了大量的鸟兽,香港二百多种鸟类,“观察鸟类的理想地点,不在本港岛上而在新界”。还有蛇、白蚁……本书为每篇文章附了一幅图片,我因爱花草怕蛇兽,是跳着看的。

  叶灵凤在写作这些优美文字时,生活并不优裕,甚至有些困窘。叶家食指浩繁,子女八人,加上早年岳父母同住,一家十一口人,全靠他一人笔耕为生,一天要写七八个报刊专栏。当时没有传真机,更没有电脑,仅凭一支笔,每天不停地写。其女回忆:各家报馆派专人到叶家位于罗便臣道住宅,每到下午截稿时间前,总有三两位报馆工友在“排队”等候取稿。流传七十年的清雅文章,背后深藏不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