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8-m88体育-明升体育

m88

m88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拾 旧\姚文冬

2024-02-15 04:02:52m88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位年轻演员,重排了程派老戏《柳迎春》。虽是老戏,却恍若一场新戏,绝迹京剧舞台六七十年之后,给人以失而复得的新鲜感,故而十分叫座。

  京剧自形成以来,剧目多达五千多齣,但绝大部分是一演一过,如过眼云烟,留存的也不过千馀齣,可谓大浪淘沙,而现在常演的就更少了,才三百馀齣,加之演员偏爱熟悉的戏,迎合观众。于是感觉可演的就更少了,好像来回总是那么几出。因此,编演新戏一度成为“艺术正确”,以为编新戏就是创新。事实呢,这些年来的那些新编戏,能在舞台站住脚的凤毛麟角,多是昙花一现。我所在城市的京剧团,为迎接一个重大节日,举全团之力排演了一齣新戏,结果只在当天演了一场便束之高阁。而同样是这个剧团,即使在日常的周末,演出一台成本很低的名段演唱会,却能吸引更多观众。

  其实,业内早有一种说法:京剧没必要再编新戏,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老戏拾起来,就是最好的创新,是挽救京剧的最佳途径。戏迷喜欢传统戏,这是不争的事实,与电影不同,这是京剧独有的艺术现象。《柳迎春》的重排成功便是一个例证,仿佛多年不穿的旧衣服,洗洗晒晒,穿起来更舒适,也更“时髦”。

  许多老戏并非因不好而停演,原因很多,就拿程派戏来说,有个重要原因居然是──程砚秋先生日益臃肿的体态不适合再演早年的众多戏码,但这些戏好多都是珍品,他自己不演了,弟子传人就失去了观摩、学习、传承的机会。

  于是,如今的京剧,仿佛只剩下了一张张脸谱,竟让人忘了,每一张脸谱后面都有一个鲜活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活在一出戏里。让那些脸谱标本似的挂在墙上,着实可惜。

  过去,京剧前辈艺人编排一齣新戏,成本极高,譬如剧本创作、设计唱腔、人物形象、身段等,还要置办相应的服装,更要经过舞台上的千锤百炼。旧时戏班子完全市场化,观众不买账的戏,根本就活不了,那么当时叫座的戏,不是珍品是什么?我们现在听同一位演员不同时期的唱片或演出录音,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这足以说明一出戏总是在不断打磨中。可见创造一出戏成本有多高。京剧名家史依弘说,观众爱看传统戏,是因为传统戏经过了几代演员、百十年的打磨。因而,轻易放弃一齣老戏,并非明智之举。这就如同绝句、律诗这些体裁的诗歌,以唐代为盛,后代有几首超越了唐诗?但我们没有遗弃唐诗,除了常见的那些,还在不断挖掘整理。那么,京剧鼎盛时期的那些老戏,有什么理由遗弃呢?

  拾旧不是守旧,拾旧如新,同时更是自救。我们看到,有多少尘封已久的传统相声的老段子,被德云社拾了起来,不但挽救了相声,赢得了观众,更是成就了自身。还有多少值得拾旧的事物呢?随便一举便有很多:比如,一些老的习俗、礼仪,让我们体验到传统文化之美;木工的榫卯技术,让用螺钉组合起来的家具黯然失色;而逐渐在小说里复活的方言,使文学语言更添活力,等等,皆给人以拾旧如新的快感。因为,有些被冷落的旧物,不一定都是大浪淘过的砂砾,而是蒙尘的珍珠。

点击排行